华人的社会歧视链,BLM撂在哪儿?
作者:比尔老师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安分守己”可以说是最着地气的精髓。什么是安分守己呢?用白话来说,就是要永远明白自己在整个社会歧视链中的位置。这个位置就像每个人的胎记一样,与生俱来。如果一个人出生在北京上海,父母是党政军高官,那么人之初就会位居歧视链的顶端。中国的社会歧视链不仅强度高,精度也足够用来刻芯片。即使同为高贵的北京人,父母是高知还是普通市民,家住海淀区还是昌平,京郊农民还是城市工人,都是歧视链定位的重要依据。
一个中国人要想提升自己在社会歧视链上的位置,光靠有钱是不行的。农民企业家即使是科技概念股的亿万身家,也永远是农民企业家。要往上爬,除了造反(由于死亡率太高而不可取)以外,唯一的办法是考大学。农民的儿子考上北大,毕业出来再搞企业就不会被称为农民企业家了。不过要想降低自己在社会歧视链上的位置其实更难。只要不进监狱,日子过得再烂的北京痞子也依然是北京人,再没出息的北大毕业生也是高材生,招牌一旦挂上去了,就不会摘下来。全国十四亿人口,每个人在社会歧视链上的位置都是量体裁衣不差毫厘。整个国家的稳定完全依靠每个中国人安分守己,全心全意的把握住自己的本分。
然而华人一旦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就完完全全脱离了原有的社会歧视链,在新的国度便痛感进退失据。要想重新找到心理平衡,首先必须尽快重建一条全新的社会歧视链,而同学和同乡关系便成为最靠谱的建筑蓝图。平时不相识的华人初次见面,第一件事便是互报自己的大学,然后再论乡亲,之后心里便基本上有了数。如果自己是顶级名校毕业,一般规矩是要做矜持状,笑而不语。如果自己的本科大学不够上档次,就一定要把做研究生的名校迅速抖出来。生在北京上海自然地位优越,去北京上海上大学或工作倒也可以弥补自己生错地方的过失。来美国多年的华人,还可以用自己儿女考进的美国名校来一争短长。可怜那些大学不叫座籍贯太边远儿女又没有考上名校的华人,与人见面的时候就只好自愧不如气喘吁吁。
作为不足全美人口2%的少数民族,华人必须经常与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各种族群交往。然而对于非我族类之人士,华人的歧视链非常粗糙,基本上是以种族划分,白人最高,下面是亚裔,然后是西裔,最低是非裔。根据这条歧视链,白人是理所当然的社会主流,其文化历史都被推崇(当然不包括鸦片战争和一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行为);西裔则是非法移民加上剪草清洁工;非裔最惨,其形象不外乎懒惰的社会救济对象或犯罪分子。华人似乎并不在意其实白人是接受社会救济的大户(白人37%,黑人22%),或是暴力犯罪的主流(白人58%,黑人38%),也对那些在中餐馆做事的非法中国偷渡客视而不见。
从理论上说,华人出门遇上白人暴力犯罪的几率要比碰上黑人暴力犯罪的几率高很多,然而很少有华人一看见白人就害怕的,反而是黑人让华人心惊胆战。同样的华人,在中餐馆对中国非法移民没有任何警惕性,却特别生气南美人不拿签证来美国。近日来,由于明尼苏达警察过度执法杀害黑人而引发美国全国各城市以黑人“Black Lives Matter(BLM)“领头组织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华人圈里更是众说纷纭,很多华人义愤填膺谴责黑人闹事,许多人甚至忧心忡忡的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垮台史来警示美国未来黑人做主的前景。
大量中文自媒体把BLM翻译成“黑命贵”,恐怕并不是因为英文不好,而是另有一番心思。英文“matter”一点没有贵的意思。“Black Lives Matter“的正确翻译应该是“黑人的命也是命”,或”黑命值“。如果是”黑命贵“,英文应该是“Black Lives Rule"。然而懂英文的小编用错误的翻译来误导读者或故意煽动激烈情绪已经成了中文自媒体的新常态,在BLM全国抗议示威初期曾引发各色人等白黑黄人趁火打劫大肆抢掠焚烧商铺,但是到了中文小编那里就几乎都是黑人抢劫的画面和视频。很多华人沉浸于中文自媒体而对时局激愤不已,更恼怒黑人不肯安分守己。
华人为何对黑人尤其敌视呢?其根源还是来自华人根深蒂固的歧视链。北京人自认为是比外地来的低端人口高贵得多的人种,因此当北京清理低端人口的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弹冠相庆,觉得把脏乱差的外地人轰走做得太对了。从城里出来的华人对乡下出来的华人更是直接鄙视,即使夫妻之间也不罕见。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低端人口怎么可以招摇过街要求与高端人口平权?那岂不是世界大乱,末日降临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打造出来的世界观,即使在成年时期进入到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不会轻易改变。近来华一代和华二代之间对时局看法上的大断裂,实际上是两代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完全不同世界观的写照。面对岌岌可危的社会歧视链,华人第一代移民急需和华二代平等交流,与时俱进。
相关阅读:
作者:比尔老师是人大附中校友,1984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1989年经CUSBEA项目来美留学工作,并获美国范德堡大学生物学硕士,肯尼索州立大学计算机信息系统硕士和埃默里大学MBA学位。他在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工作多年,博览群书,倾心观察,对青少年心理,美国大学教育,以及美国社会经济政治颇有心得。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